若見險道 當願眾生 住正法界 離諸罪難


 


 


生活即教育


 


洪蘭 文 出處:Web Only


 


杜威的「生活即教育」一直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最近我在一家餐廳中看到了這個理想的實現。


 

 

小學生當侍者 表現不輸大人

 

很多父母都讀過蔡穎卿的《媽媽是最初的老師》這本暢銷書,我很喜歡這本書,尤其喜歡她的人生哲學、生活品味及烹飪技術,所以在一個星期天中午,我帶母親和親友去了她的餐廳。


 


我們一走進門就看到一個很可愛的小男孩,穿著黑色的侍者制服,腰上圍的圍裙幾乎拖到地,迎上前來,很正式的說:「請問您有訂位嗎?」然後一本正經的在訂位單上劃去我的名字,說:「這邊請」。


 


他把我們帶到窗邊的位子,但是我們都沒有坐下,因為太驚訝了,十二個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小朋友,侍者打扮,圍裙口袋上還掛著一條折的整整齊齊的毛巾,穿梭在桌子間端茶、上菜。一時間,覺得自己好似來到了格利佛的小人國,周圍都是小大人


 


孩子們有機會 就會做得很好


 


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孩子用托盤端了一碗湯,目不斜視的專心走路,走到桌子前面,另一個跟他同樣年齡的女孩幫她把湯放在客人前面,說「請慢用」,然後告退。


 


我們看得下巴都掉下來了,這麼小的孩子可以端湯而且不會打翻,太驚訝了。可見孩子可以教,他也可以做得很好,只要我們給他機會


 


我們終於坐下來後,一位漂亮的小女孩來替我們倒水並送菜單,然後一位小男生來點菜,他很有自信的掏出本子,先從女士點起,然後男士,看他嚴肅地在寫,我忍不住偷看一下,果然全是注音符號,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文字是溝通的工具,只要達到目的,任何符號都可以用


 


後來與蔡穎卿談時才知道這些都是在網路上報名來參加「小廚師」實做活動的小朋友。從早上九點鐘父母把他們送來報到後,他們便留在餐廳中學習如何擺菜、擺刀叉、做沙拉,做甜點,實際動手做一個小廚師。


 


中午時,父母以客人身分光臨,接受孩子的服務,吃完再把孩子帶回家。這一天她控制客人人數,不接受第二輪訂位。她強調在事前仔細教,儘量避免孩子做完,大人又把它重做一遍的窘況,所以她的孩子都很有自信。


 


實做體會教養 最真實的教育


 


她說她希望藉著這個活動讓孩子從實做中學到安排工作順序的重要、時間感、呈現食物的重要、美食的知識,最後得到自己的成就感。


 


實做是一條通往教養真正的路,雖然進度很慢,卻是唯一的路。餐廳絕對不只是吃飯的地方,它是展現生活教養的地方


 


孩子從餐桌的擺設、餐具的安排、上菜的順序、服務的態度上學到最真實的生命教育一課,以後有服務他人的心,也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


 


生活即教育,良有以也!我今天看到一個有心人,在她的能力範圍內,不計較成本,成功的教育了十二名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只要我們對教育關心、肯參與投入,台灣的未來就會有希望。


走出來時,雖然天陰欲雨,我的心卻是明亮愉快的。


 




見斜曲路 當願眾生 捨不正道 永除惡見



    在報上,看到高雄縣有兩名國中男生把五根縫衣針插在導師的椅墊上,使老師坐下時,針沒入肉中。老師被自己教的學生如此惡整,難過的說:「肉痛,心更痛

 


這則新聞看了令人怵目驚心。臺灣的師道越來越澆薄,不敬也就罷了,還被凌虐,真叫我們作老師的心寒。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兩名學生說他們只是惡作劇一下,這就更嚴重了。一個已經十四歲的孩子怎麼會不知道針刺入肉會痛?難道這兩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曾穿過針、縫過線,不曾被針扎過?怎麼會做出這種沒有同理心的事來?


 


七年前,高雄縣也有一名國中生把剪刀立在同學的椅子上,當同學一屁股坐下去時,剪刀沒入直腸,當場血流如注,並且休克,雖然撿回一命,但是必須裝人工肛門。這孩子的人生一夕之間完全變色!闖禍的同學也說只是惡作劇。當時,我就非常不解,念到國中,怎麼會不知剪刀是利器,可以致命?


 


看到報上列出臺灣近年來學生惡作劇的八大事件,更使人憂慮加深,因為件件都使受害人一輩子遺憾,令人不由得為臺灣的教育擔憂。


 


一味的強調分數,已使學生不知道做人的基本道理是什麼了。竟然有孩子把安眠藥磨成粉,放入老師的茶水中,或在同學的便當中放瀉藥!這其實就是「下毒」,一種最陰險卑鄙、為人所不齒的害人方式。


 



若見直路 當願眾生 其心正直 無諂無誑


 


不敢想像小學六年級學生就懂得下毒,我們是以什麼樣的教育在教育孩子呢?人天生就有的同理心到哪裡去了呢?孩子一出生,大腦中就有鏡像神經元,在醫院的育嬰室中,常見一個嬰兒哭,全部嬰兒都哭;一隻猴子看到別的猴子受苦,牠會跑過去拍撫、安慰,所以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人天生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同理心。


 





這個同理心一直到幼稚園都還有,常常可以看到老師處罰一個孩子,其他孩子也會哭。然而為什麼接受教育越多,同理心卻消失得越快,看到別人受苦,反而幸災樂禍呢?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超越動物的本性,使人成為更好、更高尚的社會分子。受過教育的人應該是通情達理、懂得人情世故、有正義感、有同理心,而不是自私自利、不辨是非,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完全不顧對方的感受和後果。


 


杜威一百年前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必須要在實做中學習。只重課本知識,每天待在教室或補習班背誦,是捨本逐末,完全違背教育真正的目的


 


如果沒有在孩子大腦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把基本的待人接物道理教給他,我們的苦頭還在後面。


 


椅墊插針這件事是個警訊,我們不可以再把頭埋在沙中,假裝看不到了。清末林則徐在禁煙時說:「如果不禁煙,中國將無可用之兵。」如果現在不改變教育重點,臺灣以後也無可用之才。

 



見路無塵 當願眾生 常行大悲 其心潤澤


 


引用Jean 親子教育好文章



延伸閱讀 → 媽媽是最初的老師


 


voicex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