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 自 在

 

 

 

淨空老和尚法語

 


佛、法身菩薩 何以這麼自在?


 


《般若心經》頭一句「觀自在菩薩」,「觀」就自在了。


何謂「」?離妄想、分別、執著是「觀」。


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用的是妄想、分別、執著,所以沒有觀。

觀是智慧,沒有觀是煩惱

我們用煩惱面對外面的境界,對人、對事、對物都用煩惱、情執,所以我們雖然學佛,天天也聽經,但只是「名字即佛」,有名無實,功夫不得力。

如果我們真肯學,捨棄妄想、分別、執著,用觀照,功夫得力了,就提升到「觀行即佛」。

你的觀落實到生活上,生活是行為,就是觀行

你的功夫真得力,所學的東西都能用上。再往上提升一級是「相似即佛」,這就出了六道,到達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十法界的佛)。

相似是有一點像,但還不是真的。還要再向上提升,「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超越十法界,就稱為「分證即佛」,這時你是真佛了。

雖是真佛,但還不圓滿,古人比喻這像初三、初四的月亮。月亮是真月,但還不是十五的月亮,沒有圓滿。

但只要是真的,就稱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有四十一個位次,都是法身大士。

 我們要把自己從名字位提升到觀行位,修行才真正上軌道。如果永遠住在名字位,就無法脫離三途。

只要提升到觀行位,就決定不墮三途,你在六道的三善道,不會墮到惡道,而且三善道決定在人天道,也不會墮在阿修羅道。

觀行」,就是夏蓮居老居士講的「真幹」。

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去做;佛教我們不能做的,決定不可以做,這是落實「觀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