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人隱私之過


 


星雲大師開示


 


過去中國人重視「隱惡揚善」,即使不能揚善,至少也不可以「揚人惡事,揭人隱私」,因為「事不關己」。尤其有的人無端造謠,蓄意陷害別人,看起來是害人,其實是對自己的陰德有虧。


 


老子曾對孔子說:一個生性聰明,而且懂得深思明察的人,為什麼會經常遭受厄運?其原因無非喜歡議論別人長短;一個學問淵博、見多識廣的人,卻經常遭逢危險,多數也因喜歡揭發別人罪惡的結果。


 


揭人隱私,其心可誅。自古以來,許多忠貞烈婦被謠言污損名節,上吊而亡;造謠者即使沒有受到「法律」治罪,但是「因果」之報不會沒有。


 


歷史上,不少忠臣為國為民,卻被陷害謊稱他通敵叛國,以致遭到抄家滅門之禍;按照佛教的「因果律」來看,製造謠言者也不會沒有因果報應。


 


例如,明朝魏忠賢陷害呂良煥,魏忠賢最後也沒有好下場;清朝和珅一再在乾隆皇帝面前說劉墉的壞話,但是一等嘉慶君上台,馬上把他抄家斬首。


 


自古以來,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許多歷史斑斑可考,千萬不能心存惡意,故意算計別人、陷害別人,否則冥冥之中,因果報應,信有徵也。


 


以下根據一般因果常識,列出十點「揭人隱私之過」:


一、所求不遂;二、前途橫逆;三、貧窮下賤;四、好事難成;五、名聲敗壞;六、遺禍子孫;七、命運不順;八、口臭難聞;九、六根不全;十、惡果現前。


 


「因果」是每個人「自作自受」,用不著別人為他幸災樂禍,一般人不檢討自己,專愛揚人之短,助己之長,但是因果報應不是一時的,有的是「現報」,有的是「來生報」,有的甚至「後世」才報。


 


《四十二章經》說:「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我們想要揭發別人之過,喜歡找別人麻煩,專愛傳播他人的壞事,其實這就如同送禮給人,對方不接受,最後禮物還是要還給自己,所以揭人之過,可不慎乎。
 




處 世 八 法


星雲大師


經常聽到長輩教導晚輩,要學習做人處世;


每個人也都知道,人要會處世做人。怎麼做人暫且不談,


先就「處世之道」提供八法給大家參考:



一、親切:人和人見面,為了表示親切,微笑、頷首、點頭、握手,甚至總要說上幾句問候的話,才能讓人感受到你的親切。有的人不會做人處世,見到人板著臉孔,不發一語,如此就難以獲得友誼了。

 


二、禮貌:對人禮貌,就表示關心、尊敬,讓對方覺得你重視他,所以語言上的祝福、讚嘆、關懷、問候,只要禮貌到了,自然「禮多人不怪」。


 


三、和諧:與人共事、出遊,或相處的時刻,最重要的是和諧。和諧要從語言上的謙讓,事業上的協商,讓對方感受被尊重,則彼此共事來往,處世就不為難了。


 


四、恭敬:人都希望受人尊重,父母希望兒女恭敬,師長喜歡學生恭敬,長官更喜歡部下恭敬;甚至朋友、同事給我們的友誼,我們也必須對他恭敬。所謂「恭敬」,要尊重他的發言,尊重他的輩份、地位、意見,不可隨便否決,否則處世就會發生問題了。


 


五、幫助:人和人往來,彼此要互相幫助。大家在擠火車,你要靠我推你一把,你才能上去;大家在談論人事,你也靠我幫你說一句好話,也許就能得到幫助。你出門辦事,也要我代為照顧門戶,甚至你的兒女,也希望能給他們一些親切、關懷。總之,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是處世的不二法門。


 


六、友誼:處世,善於個中三昧的人,會懂得要爭取別人的友誼。他喜歡什麼,我要重視他;他的興趣,我要尊重他;他的喜好,也要顧念他;他的需要,更要助成他。懂得從處世中爭取別人的友誼,將來交往共事,就不會感到為難了。


 


七、喜捨:做人處世不可一毛不拔,處世圓融的人,要懂得喜捨。例如,別人過壽、喜慶,應該有禮儀相敬;偶有來往,率先付費。你能喜捨,自然會獲得友誼。


 


八、理則:做人處世,並非完全沒有理則;處世當然要有不變的原則,但也要隨緣應變。例如,彼此不計較、不比較,不用語言傷害對方,不用態度輕視對方,真誠來往,謙虛禮讓,就會獲得處世之妙。


 


人與人之間總有一些來往,有的是金錢的來往,有的是事務的來往,有的是商業的來往,有的是學問的來往,有的是友誼的來往,有的是親情的來往。


 


總之,來往就會有大小不等的事情,即使是兩個素不相識的陌生人,走在路上,當四眼交集、四目相視的時候,也總會說聲「你好」、「你早」,表示禮貌,所以處世之道,不可不知。


 


 


iv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