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殊 應 供 星雲大師 居士,一般指在家的佛教信徒,梵語稱「迦羅越」
以前,有位迦羅越渴望得到文殊菩薩的現身加持, 為他開啟智慧。有一天,迦羅越設齋宴供養僧眾, 並特地在宴席前方擺設一張讓文殊菩薩應供的高廣 座椅。 等到應供開始的時候,忽然出現一位面貌醜陋的跛 腳老翁,衣衫破爛,臉孔骯髒,看起來十分邋遢, 一拐一拐的走向高廣座椅,大大方方地坐上去。 迦羅越見狀,心想:「這座椅是專為文殊菩薩或德 高望重的大和尚所準備的,怎麼可以讓一個骯髒的 乞丐來坐呢?」於是,迦羅越就上前將老翁拉下來 ,要他到角落吃飯。 不一會兒,老翁又一拐一拐地上前,端坐在座椅上 。迦羅越氣急敗壞地奔過去,將老翁硬拉到一旁, 就這樣,兩人如是來回拉扯了七次,最後老翁總算 待在角落裡用齋,迦羅越這才放下心來。 齋宴結束後,迦羅越到佛寺回向功德。他向菩薩祈 願:「願將齋僧功德回向今生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 持,使弟子早日開啟智慧。」 忙碌了一天的迦羅越,疲憊不堪地回到家中之後, 倒頭便睡。睡夢中,文殊菩薩來到迦羅越床前, 對他說:「你日日祈求希望能見到我,今日我前來 應供,滿你所願,你卻七次將我從座椅上拉下來, 因此我只得在角落用齋了。」(圖/李蕭錕) 迦羅越立刻從夢中驚醒,對自己的有眼不識泰山, 感到萬分的懊悔。 《金剛經》云:「若人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執相而求,只會離道 愈來愈遠。 迦羅越想得到文殊菩薩的智慧加持,可是他卻以貌 取人,當有了分別對待,就有顛倒迷惑,因此文殊 縱然現身,迦羅越也視而不見,又怎麼能求得自在 無礙的般若智呢? 同樣地,參禪學道,若對眾生不能心存平等,不能 泯除人我對待,又怎能與清淨平等的佛道相應呢?


文章.圖框引用網路 自在編輯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