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聽 禪院鐘聲


 


無私的分享與祝福
            


佛門回向  ●乃 濟 
 
    
名義種類


    在佛門中,每當課誦或法會結束時,總會有這麼一段時間,由維那起腔引領著大眾唱念或長或短的偈頌,而這就是要把此次課誦、法會的功德利益用在「迴向」上的。在《大乘義章》卷九中提到:「言迴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迴向。」《往生論註》卷上亦云:「迴向者,回己功德普施眾生,共見阿彌陀如來,生安樂國。」


    簡單的來說,「迴向」就是回轉自身所修的種種功德,進而趣向一目標,使之不致於落空,而能快速成就所欲完成的事功。


    佛門裡頭,被拿來當做「迴向」偈文的句子,有些是出自佛經,有些則是後人所撰寫。而且功能大不相同,有的是為迴向速成佛道,有的為了迴向往生極樂,有的則是迴向業障消除。回向的對象也依著種種情形而有所不同,有時為了法界眾生,有時為了被放生的有情,有時則是遭受病痛的患者。


 


回向共成佛道


    常用的迴向偈文大致上可分如下幾類:懺悔迴向、放生迴向、印經迴向、誦經迴向、往生迴向。以下謹就常見的迴向偈文做一簡短的介紹。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


    此首偈子出自《法華經》〈化城喻品〉。經中說到:久遠劫前,大通智勝佛初成正覺時,十方世界的諸梵天王各以宮殿樓閣供養,並以偈頌讚嘆佛陀的功德,最後上方世界中有一梵天王,在他所唱念的偈頌的最後便以這樣的功德迴向給法界,冀望眾生都能成就圓滿佛果。


    這首迴向偈的功能是將所修的功德用來成就佛果,對象是十方法界的眾生。這樣的迴向可說是充滿大乘自度度他的思想,不僅如此,更將大乘佛法中「眾生皆可成佛」的觀念充分發揮。修行者若能在功課完畢之後,做此迴向,並隨文入觀,則當下即將自身的修學功德讓十方眾生共享,冥冥中便與十方眾生結下善緣;亦能在當下把自身的修學功德做最有益的投資,將之投向成佛此一目標。結合了兩方面的殊勝,所展現出來的是,自己與眾生同霑法益之時,亦薰習了畢竟成佛的金剛種子。


 


回向懺悔業障


   「願消三障諸煩惱,願得智慧真明了;普願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薩道。」
這首偈頌是屬於懺悔業障之用。當修行者遇到修行上的障礙,便可將所行的善法功德,做如此的迴向,用之以懺除累世累劫的業障。


    修行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順遂的時候,而對修行者來說,此時所要做的是要以更加忍耐、更加平和、更加歡喜的態度來面對。藉此機會反省自身的行為是否有不合正法的地方,進而修正它。而在處理非人力所能及的部分,則以誠心與敬意來祈求佛菩薩加被,期望能獲得佛力的護持。


    以這樣的心態與方式來持誦此迴向偈,才能獲得催伏惑業、增長福慧、滅除罪愆的利益。而在最後,仍是沒有忘記同樣在受苦的眾生,在自己業消智朗的時候,依然盼望能將如此殊勝的利益與眾生們一同分享,盡未來際,常保慈悲心,效法大菩薩們的六度萬行,不只使自己的障礙消除,也讓眾生的障礙消除。


 


回向莊嚴淨土


   「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若有見聞者,悉發菩提心,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這偈子相信讀者們必定非常熟悉。淨土宗行人在每次念佛的早晚功課結束之後,都要唱誦一番。它雖是屬於專門為了迴向往生而做的偈子,但卻也將報恩、濟苦列為不可或缺的部分;而如同前面兩類的迴向文,同樣是以大悲心來迴向,不只祈求自身這一期生命結束之後,能往生西方淨土,還進一步地祝願所有的眾生都能發上求下化之心,最後都可以蒙佛接引、神歸安養。這對淨土行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觀念。


    念佛求生西方,這一點固然很要緊,是不可暫忘的目標,但不是只為了求自己往生就好;做為大乘佛法的一脈,利人利己的精神仍是存在於淨土法門之中。因此在早晚功課完畢後,每每要稱誦這首迴向文,以堅定自身往生的信願及確認慈悲心的存在。


    以上雖只介紹了三首迴向的偈頌,但實際上,回向文的偈子非常多,同一類的迴向文中,就有數首不同的偈子可供使用。


 


大悲為心


    細細地品味前面所說的回向偈文,可以發現一個共通的特點,那就是蘊藏在字句間的對眾生的護念。其實不管是哪一類的迴向偈文,都可以在裡頭找到這樣的含意。這是大乘佛法的特殊之處,不管是何種修行方式,都以成就佛道、廣渡眾生為兩大宗旨。


    而做為一個淨土宗的修行者,當我們在迴向的時候,所要抱持的心態,祖師們早就提醒過我們。在《往生論》中曾提到:「云何回向?不捨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回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曇鸞祖師註解這段話時說:「回向有二種相:一者往相,二者還相。往相者,以己功德回施一切眾生,作願共往生彼阿彌陀如來安樂淨土。還相者,生彼土已,得奢摩他、毗婆舍那方便力成就,回入生死稠林,教化一切眾生共向佛道。若往若還,皆為拔眾生渡生死海。」由祖師的話語可知,念佛求往生並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能離苦得樂,救拔眾生脫離苦海也是同等重要的事,真能做到這點,才是真正的念佛求往生,而不是避世遠離。


 


回向是分享快樂


    依著此脈絡,我們若用另一種的方式來思維,可以發現「迴向」其實是一種「分享」的概念。將自身修行的功德,迴向給眾生,這無異是將自己的好處、好東西,無條件和他人共享。這是種無私精神的發揮,能夠這麼做的人,表示他不會只想到自己,不會執著自己所得到的東西;他樂於分享他的快樂,他自己好,也希望別人好,更希望這份快樂能傳遞下去,讓更多人變得更好。如此一來,他會更快樂,他知道他一個小小的心念,將會使很多人受惠,因而他更樂於分享。這其中產生的附加價值,絕非當初所能預期的。


    總歸一句話,想要自己與他人快樂嗎?想要世界變得更美好嗎?那麼請用力地迴向吧! 
 
明倫月刊 383 期 2008/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