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 料 | ||||||
(圖一) | ![]() 圖一 | |||||
![]() | ||||||
| ||||||
1. 將黃豆洗淨,加大約2700cc的水浸泡,夏天(室溫26℃/80℉以上)浸泡約6小時,冬天約12小時。 (若要縮短浸泡時間,可以用溫水浸泡。)泡好之後,再用乾淨的水將豆子洗過,把水濾掉。 | ![]() 圖二 | |||||
| ||||||
3. 黃豆打碎後,用紗布將豆漿濾出來。(圖三、四) | ||||||
| ||||||
![]() 圖三 | ![]() | |||||
圖四 | ||||||
| ||||||
4. 將豆漿倒入鍋內,先以中火煮約10分鐘,煮到豆漿的香氣出來了,改以小火繼續將豆漿煮沸(圖五)。 因為豆漿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以中火煮豆漿時,從一開始煮就要攪動豆漿,特別是鍋底的部分,必需攪動豆漿快 | ||||||
一點才不容易燒焦。 煮豆漿時火候很重要,豆漿濃度適中,火候又抓得好的話,煮出來的豆漿散發出濃郁的豆奶香味,還沒煮沸時,新鮮的豆奶香氣就跑出來了,煮沸後再用小火燜煮10分鐘,這時更是陣陣的豆奶飄香。豆漿煮得香,做出來的豆腐才會保有黃豆的香氣。 | ![]() 圖五 | |||||
| ![]() 圖六 | |||||
*做豆花有兩個要領: 一、石膏比率要算的準: 石膏(可食用熟石膏)是算克的,差幾克就不一樣了, 600克的乾黃豆,約需20克石膏。 石膏的作用是使蛋白質凝結起來,豆漿的濃度剛開始若抓不準,請放心,還是會成功的,因為不管豆漿濃或稀,600克的豆子有多少蛋白質是固定的,加20克石膏恰可凝成嫩嫩的豆花,不過若豆漿濃度適中的話,做出來的豆漿更香、豆花更漂亮。 | ||||||
| ||||||
二、豆漿與石膏混合的方法要正確: 石膏量好後加 250cc的水溶化,使用前請先搖一搖,因為石膏很容易沉澱。接著就要沖漿,讓豆漿與石膏在短時間內充分混合。沖漿有兩種方法,這裡只介紹簡單的、適合小量製造的方法: | ||||||
準備一個較深、較高的桶子,這樣沖漿時才不容易溢出噴到外面。將石膏水置於桶中,搖勻後不再動它,趁石膏尚未沈澱時,趕緊將豆漿拿高約 60公分(24吋)的距離(圖七),迅速由高處倒入桶中 豆漿和石膏會在沖倒的瞬間充分混合,然後很重要的是,絕對不可以再動豆漿,動一點點也不可以。 這個方法成功率百分之百。石膏比率量得準,沖漿的方法正確,做出來的豆花是淡淡柔柔的米黃色,很漂亮,質感綿軟、滑嫩、有彈性。豆漿香、豆花好,做出來的豆腐自然好吃。 | ![]() 圖七 | |||||
6. 沖漿後約5分鐘豆花就凝固,將豆花輕輕拍碎,然後放入已鋪好紗布的模型中(圖八,模型必需是能排水的,尺寸是正方型, 30cm〤30cm〤12cm〈高〉),蓋好紗布及模型蓋(圖九、十,模型蓋是放在模型內,而不是蓋在模型上。),模型蓋的上面再放置重物加壓30分鐘做成豆腐(圖十一)。 重物大約1公斤半(3磅)左右,可以用洗乾淨的石頭、磚頭,或將較大的容器裝滿水也可以,但請注意豆腐的受力要均勻。豆腐要多軟或多結實,就看你壓多久。 一般壓25分鐘,做出來是嫩豆腐,壓35~40分鐘則像老豆腐的質感,30分鐘是最完美的狀態(圖十二)。可以打開、輕輕按豆腐的四個角落及中央部分的軟硬觸感,不行就繼續壓。 | ||||||
| ||||||
![]() 圖八 | ![]() 圖九 | |||||
![]() 圖十 | ![]() 圖十一 | |||||
![]() 圖十二 | ||||||
![]() | ||||||
註: | ||||||
* 豆腐的模型可以用網狀籃子來替代,上面再用木板及重物壓住。為了使豆腐的受力均勻,覆蓋用的木板面積需接近網狀籃子的面積。(圖十三、十四、十五) | ![]() 圖十三 | |||||
| ||||||
![]() 圖十四 | ![]() 圖十五 | |||||
![]() | ||||||
檸檬豆腐:
您吃的豆腐安全嗎?衛生局抽查傳統市場的100件豆製品,其中板豆腐、素雞、豆乾絲含超量防腐劑和過氧化氫,不合格率高達八成,吃多了恐怕會造成頭痛,嘔吐等症狀,衛生署要求業者改善,否則將處3-15萬元的罰款。 |
- Jan 10 Sun 2010 11:50
自己做豆腐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