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請聽 香花献供


 


陽台邊的小菜圃


 


近年來,都市化的發展結果所造成的社會趨勢異動,多數人的休閒生活已漸漸從充滿刺激、狂洩情緒的室內活動,走向戶外的大自然休閒風,郊區新興的休閒農場每逢假日即人滿為患,腦筋動得快的商人或是急待轉型的農家,紛紛開發一片片的原本缺乏人力耕種的田畝,於是新時代休閒農耕風潮正式吹向台灣社會。


 



 

自然農耕的風潮

 

我們的老祖先以農立國,對於土地自有一份親切的依存關係,食物源自土壤的蘊育,萬物得以欣欣向榮,社會的發展也是根源於土地的滋養,因此,對於土地的利用,中國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發展出一套「敬天地、順自然」的農耕技術,讓土地的資源生生不息。


然而,當台灣社會由傳統農耕時代、工業時代躍入後工業時代,人們的生活於是有了重大的轉變。在社會逐漸走向多元化、人口急速增加,以傳統農耕方式再無法滿足現有人口需求時,為了配合快速、大量生產的農耕方式,而以化學肥料取代傳統的天然肥料,雖然達到快速生產的目的,卻也危害了環境生態的保育。

 

近來環保意識的抬頭,許多人開始對於精緻農業所帶來的環保問題進行討論,並起而力行「自然農耕法」。所謂「自然農耕法」就是以不破壞自然生態為原則的耕作方法,大自然的循環法則即以地表土壤的養份孕育植物,植物提供動物生命所需的能源,而動物的糞便與屍體再度回到土壤產生養份,如此的循環系統即是大自然的生態體系。

當人類於一萬年前發明了農耕技術,地表的土壤除了要面對地理與天候的因素,因為耕作而流失養分的問題亦日益嚴重。近代更由於土地利用不當及大量化學藥劑的使用,使得土壤裡的微生物減少,土壤開始發生瘠化、石化、沙漠化的現象,於是許多環保人士開始推動自然農耕法來保護自然。


其實,讓土壤自然再生的方法做起來很簡單,你也可以帶領家人在假日一起動手做。

 

 



 

 

土壤的再生很簡單

 

在鄉下長大的法鼓山資深義工洪木林,從小看著村裏的長輩將一些剩餘的菜葉、樹葉丟到田裏作成肥料,在定居台北之後,由於常到法鼓山當義工,在耳濡目染聖嚴法師所提倡的心靈環保,並且身處在長期推動心靈環保這樣、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等四大環保的團體裡,更深深觸動他對於環境維護的心,也因為非常喜歡「養花」,於是就慢慢摸索自創了「培養土」,他說,經過長達五年的試驗,現在家裡都不再須要花錢去買土和種花的肥料,不僅可以省下一筆小錢、垃圾減量,還可以在週休假日期間,全家一起來放鬆身心。


洪木林說,自製培養土只須利用家中現有的東西就可以了,不須要再去花錢,像是主要材料之一的「土」,可利用家中舊有的盆栽中的土即可,紗網用舊紗窗換下來的舊紗網,唯一可能要買的是大盆子,至於製作的季節最好選擇在冬天開始作,因為冬天屬於非生長的季節,很多原本在使用中的土都可以重新整理一下,這樣經過三個月的時間〈也就是到隔一年的清明節〉,原本沒有用的土就可以再生變成有用的土了。

 

由於現在住家多是公寓或大樓,陽台空間有限,因此,製作「培養土」所需的空間也不需太大,而且製作的過程非常簡單。首先,準備直徑一尺半至二尺之間的盆子幾個〈視所須的量而定〉,剪下一塊家中不用的紗網放在花盆中,此作用是因為花盆底部會有一個洞,為了不讓土漏出來而先放一塊紗網;接下來鋪上一層約 1 吋厚的土在底部;第三步,將菜葉、果皮剪碎,放入花盆中再鋪上一層土蓋住,一直重覆這樣的步驟直到整個盆子裝滿為止;最後一個步驟就是在最上面的土灑上一些水,水份須酌量拿捏,不能太多或太少,如果放入的果皮是水份比較多的,如:西瓜,水就放少一些,由於洪木林全家吃素,原則上這些培養土沒有骨頭、肉類在其中。經過三個月之後,將完成的培養土加以攪伴一下,就是一盆滿是養份的新土了。



自在註:1. 自在是利用舊菜瓜布墊在花盆底部,以防土壤的流失


2. 山藥上市時,會跟市場的菜販要放在紙箱中用來保護山藥的碎木屑,跟舊土攪拌在一起當培養土,這樣舊土會變得既肥沃又鬆軟


3. 每隔兩三個月,向豆漿店要些豆渣,加水稀釋後,澆在花盆裡當花肥,因此,自在種的玫瑰花開得像牡丹花般大,玫瑰花除了可插花欣賞外,還可用來泡玫瑰花茶招待親友,自己種的玫瑰花衛生、安全,玫瑰花茶芬芳馥郁,令人齒頰留香、神清氣爽



洪木林特別強調,欲放入當培養土的菜葉或果皮,除了剪碎外,必須等收集到足以鋪滿一層的時候再放入盆中,至於放入一層的果皮要再蓋上一層土,那是為了避免長出蚊、蟲或有不好的味道產生。


這套自製的方法,洪先生也分享給隔壁鄰居。大家在親身體驗之後都認為這是個不錯的田園 DIY 呢!不過洪木林也說,這是他自製的一種簡單方法,坊間還有許多不同的方式,不過大部份的方法是必須有大一點的場所才能進行。

 

 



 


 

自耕天然蔬菜很簡單

 

 

有了培養土,家裡的陽台就可以變成農場。
你可以選擇家裡現成的容器,例如花盆、魚箱、不用的水桶等,在底部鑽孔以利排水,再配合時令種植不含農藥的新鮮蔬菜了。


一般來說要種植菠菜、小白菜、青江菜等小型葉菜類的蔬菜,使用的容器至少要有 15 公分深,每棵之間保持 6 公分的距離;若是選擇小黃瓜、茄子、蕃茄等果菜類,所要使用的容器較大直徑至少需 30 公分以上,每株至少間距 10 到 15 公分。


動手 DIY 農耕之前先得準備好基本工具,枝剪、澆水壺、鏟子、防護紗網、小粑都是必備的工具。有了工具之後,接下來就是準備所要種植蔬菜的種籽,一般的小型葉菜類蔬菜,將菜籽均勻的灑在七分滿的土壤裡,再舖上一層薄薄的土後澆水,最後覆蓋上舊紗網等待發芽;另外,像是地瓜葉、紅鳳菜等,可以利用平日做菜時挑剩的粗枝幹插入土裡,等待長出細根及嫩芽即可。再來就必需用「愛心」和「耐心」澆水、除草、施肥,來經營你家的小小菜圃了。

 

其實,種菜真的很簡單,在繁忙的生活裡,動手種植自己喜愛的蔬菜,不僅是一種樂趣,更吃得到自然與健康,對於現代人來說真是一舉數得的新時代休閒農耕,你是否正躍躍欲試呢?

 


文 /法鼓山     圖 / 自在


 


純植物堆肥 栽種無毒蔬菜


天然的最好,華視新聞帶您來到淡水看看用純植物堆肥種出來的蔬菜,清脆漂亮保證無毒。更大的好處是,農場還有各式各樣的無毒盆栽,帶您認識漂亮的花園農場。

  走進簡連生的有機農場,負責迎賓的就是眼前的一片小黃花,可別以為這只是雜草,連同矗立在走道兩旁的柏樹,它們可都是在第一線捍衛農場,防止害蟲入侵的守衛。談起自己的植物衛兵,簡連生得意洋洋,因為從工廠老闆轉型當農夫的他,當初懷著滿腔熱情投入有機農業,但病蟲害卻讓他連年虧損,差一點就要撐不下去。

  走投無路,又不想放棄,簡連生想到,那乾脆就擺幾盆,蟲愛吃的日本結頭葉在門口,先把你餵飽,總可以了吧!於是,越嘗試越多,朝天椒、紅甜葉、柏樹、蔓花生草,全部變成簡連生的植物衛兵,病蟲害也從此遠離溫室大門。這一個發現,讓簡連生獲得神農獎,但他並不自喜,現在更開放農場,歡迎民眾來參觀這個讓人、蟲、蔬菜,三方和平共處的有機花園農場。


(華視新聞 林承志 翁乾晃 2008/05/0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