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治八萬四千病


 


佛家將煩惱分為根本煩惱、枝末煩惱二種 
 


根本煩惱又作本惑、根本惑,分為貪、嗔、癡(無明)、慢、疑、見(惡見)等六煩惱。


其中, 「見」又可分為有身見、邊執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合稱為十煩惱(十使、十隨眠)。「見」具有推察探求的性質,其作用猛利,稱為五利使,貪、嗔、癡、慢、疑等稱為五鈍使。


《大般涅槃經》卷十,將貪、嗔、癡、慢稱為四毒箭,是致病的重要因素。經上說:「一切眾生,有四毒箭,則為病因。


何等為四?貪欲、嗔恚、愚癡、憍慢。若有病因,則有病生:所謂愛熱肺病,上氣吐逆; 膚體習習,其心悶亂; 下痢噦噎,小便淋瀝; 眼耳疼痛,背滿腹脹; 顛狂乾痟,鬼魅所著」。


這段話非常重要,貪嗔癡慢是根本病因,不僅會導致心病,還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身病。如果能斷除這根本煩惱,鬼魅又能奈我何?


枝末煩惱乃從屬於根本煩惱,又稱隨煩惱、隨惑。若再加以細分,則極為複雜。


煩惱豈止百八?


佛家稱,貪欲煩惱,就有二萬一千; 嗔恚煩惱,也有二萬一千; 愚癡煩惱,也是二萬一千,等分煩惱(謂貪嗔癡三心,一齊而起),還有二萬一千。這四分煩惱,合出八萬四千煩惱。煩惱汙人真性,使人煩勞,又叫八萬四千塵勞。


佛說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對治這八萬四千煩惱病。(因此,說「佛治百病」說少了,要說也應說「佛治八萬四千病」。)


 煩惱屬於心所法。心所法是心的附屬物,是從屬於心王,並與之相應的精神作用。





width="120" height="6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引用《佛醫我心,我治我病》 佛教與醫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自在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