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機充有機 價格差 3 倍
有機、生機有別 小心產品魚目混珠!
2009/10/26 〔劉力仁/台北報導〕
今年元月三十一日開始實施「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品加工品」標示制度,消保會跟農委會近日聯合抽查市售有機商店,發現許多非有機產品,以「天然」或「生機」字樣混在有機產品中出售,趁機拉高售價,甚至差到二至三倍,提醒消費者注意其中差別,不要花錢當冤大頭。
業者魚目混消保會抽查,堅果在一般店面一百公克賣四十四元,但在有機商店掛上「生機」兩個字,一百公克賣七十三元;杏仁粉在一般店面一百公克賣十七元,掛上「天然」兩個字,要賣四十三元;薏仁在一般店面一百公克賣九元,掛上「天然」或「生機」,可賣到二十二元。但何謂「天然」、「生機」,政府機關根本沒有規範。
消保會督導組長劉清芳表示,消費者多接受「有機」商品比較貴,廠商利用民眾此一心理,在有機店中販售非有機商品,再以「天然」、「生機」等字樣,誤導消費者。
劉清芳強調,「天然」及「生機」產品並不是「有機」產品,消費者要學會辨識。
國產合格「有機」產品,一定會標示有機農產品「CAS」標章及驗證字號。「有機轉型期」農產品,會標示「有機轉型期」文字及驗證字號。
國外進口的有機食品,除了原產國有機產品認證外,還需取得我國驗證後輸入字號。消費者不要看到「有機」兩個字就買。
還有產品若僅原料為有機產品,其他部分不是有機,廠商要清楚標示僅原料為有機,不得在整個產品冠上「有機」字樣。
劉清芳表示,根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未經驗證擅用標章,處二十萬至一百萬元罰鍰。違反標示,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檢出不合格成分,處三萬至十五萬元罰鍰;誤導有機產品,處六萬至三十萬元罰鍰。
不合格有機農產 農糧署一度拒公布 20090804
有機農產品管理新制「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第27條自今年1月31日起實施,標示檢查緩衝期7月底屆滿。監察院今天對行政院農委會實施有機農產品標示與管理新制,開罰日期卻延後半年提出糾正。
農委會表示,依規定,不論是進口或國產的有機農產品,均自今年1月31日起納管;1月31日以後製造生產,標示為有機卻未經驗證的產品要罰新台幣6至30萬元,1月31日前製造的產品,8月1日之後才開罰。農委會農糧署署長陳文德指出,有機農產品及其加工品標示檢查8月1日起正式執行,將對違反規定的業者全面查處,產品未經驗證,但擅自使用有機產品標章的累犯業者最高可罰新台幣100萬元。
農糧署公布新制後,持續辦理有機農產品品質抽驗,至7月3日止已經公布的送檢案件 點此觀看。
不合格有機農產 農糧署一度拒公布
八月一日起,宣稱「有機」而未獲認證的農產品全面開罰。農糧署共抽查一百零三家商店、六百七十五件產品,結果有三十四件不合格,其中以加工品較多。
34 件不合格 改口最快今公布
離譜的是,農糧署原本不願公布不合格名單。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批評,公布稽查結果不是在「應付」外界的要求,應該在於督促業者改進,落實法律的規定,同時保障消費者權益,避免買到不合格產品。農糧署已給業者半年緩衝,還因此遭到監察院糾正,現在還不公布不合格名單,明顯偏袒業者,漠視消費者權益,嚴重失職。在記者的追問下,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改口說,資料還在彙整,最快今天公布在農糧署的網站上。
農糧署副署長蔡精強表示,稽查不合格率為五%,已比上半年的六十八.五%,不合格率大幅下降,還是以未經驗證就標示「有機」最多,將可依法處六到三十萬元罰鍰。而不少產品改貼「自然」、「天然」、「無毒」、「生機」等,但農糧署只管「有機」二字,其他用語不在「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的管理範圍。
給業者半年緩衝 遭監院糾正
農糧署本來不願意公布不合格業者名單,北區分署長蔡麗琴昨天下午只透露,統一生機的麵條、麵線跟香菇仍標示舊標章。統一生機表示,尚未收到農糧署通知,而該公司為了八月一日新制,把市面上四百五十萬元的商品全面回收,同時發函給各店家表示願意全部回收換貨,但無法保證店家全部「收乾淨」,如果被罰,一定會溝通說明。
☆而農糧署8/5公布了98年8月1~2日有機農產品標示檢查結果合格與不合格名單,歡迎 點此觀看。(可申訴)
◎資料來源:中央社楊淑閔 ◎文字整理:有機發展中心
留言列表